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前天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前天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欧青平为大家介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①十八大以来贫困人口减少6853万 贫困县摘帽100余个
②《意见》主要内容:三年目标、7个坚持、三年行动
③五项举措做好综合性保障扶贫工作
④扶贫标准:“两不愁、三保障”
⑤三项措施巩固脱贫成果 防止脱贫人口返贫
贫困人口减少6853万 贫困县摘帽100余个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
贫困人口减少6853万,贫困县摘帽100多个,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获得感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
关于《意见》的主要内容
这个《意见》是今后三年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一)三年目标
未来三年,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平均每年需要减贫1000万人以上。
(二)7个坚持
1.要坚持严格执行现行扶贫标准;
2.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3.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
4.坚持扶贫同扶智相结合;
5.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
6.坚持脱贫攻坚与锤炼作风锻炼队伍相统一;
7.坚持调动全社会扶贫的积极性。
(三)三年行动
1.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
各项政策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要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条件、着力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的特殊困难,着力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各项政策的倾斜力度。
2. 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
《意见》从10个方面强化各项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举措:即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全力推进就业扶贫,深入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加强生态扶贫,着力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强化综合性保障扶贫,开展贫困残疾人脱贫行动,开展扶贫扶志行动。
《意见》从4个方面加快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短板:即加快实施交通扶贫行动,大力推进水利扶贫行动,大力实施电力和网络扶贫行动,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3. 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
加强和改善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加强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和科技等各个方面的支撑保障,动员全社会力量合力攻坚。
五项举措做好综合性保障扶贫工作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欧青平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欧青平指出:未来三年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按照建档立卡的数据,当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因残致贫比例分别超过40%、14%。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比例超过16%。应该说在农村这些特殊贫困群体,无论是老年人、残疾人还是有病的,很多都不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和条件。
从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坚持开发式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转变,这也是这次中央文件提出的明确要求。同时要明确的是,保障性扶贫并不是对剩下的贫困人口采取低保一兜了之的方式,而是重点针对那些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以慈善帮扶、社工助力为辅助的综合保障体系。为了做好综合性保障扶贫工作,《指导意见》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
(一)加强养老保障
包括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由地方政府按规定为他们代缴养老保险费。
(二)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文件中明确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保障范围。加大医疗救助和其他保障侦测帮扶力度,切实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负担。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病支出负担太重。通过三项措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降低他们就医支出负担。
(三)保障住房安全
特别是通过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等措施解决贫困群体的住房安全,同时我们也鼓励通过闲置农房的置换或长期租赁方式解决他们的基本住房安全问题。
(四)推进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
既要健全农村低保对象的认定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建档立卡工作和农村低保对象的认定这两项工作的相互衔接。
(五)保障义务教育
特别是加大控辍保学的工作力度,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文件中还明确全面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作,重点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通过这些综合性的保障措施来确保贫困地区这些特殊贫困人群完全能实现兜底,得到保障。
扶贫标准:“两不愁、三保障”
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这个标准来搞脱贫攻坚。
(一)“两不愁”
不愁吃、不愁穿。
(二)“三保障”
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
三项措施巩固脱贫成果 防止脱贫人口返贫
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争当贫困户,一些当上贫困户的群众不愿意脱贫。现在贫困户享受的政策优惠比较多,争当贫困户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比如说有个别农户的儿女不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把老人分户出去,因为贫困是按户建档立卡的,老人当着贫困户,住老房子、破房子,享受贫困户待遇。一些人当了贫困户不愿意脱贫,这个问题也是存在的。因为贫困户退出他个人要签字,可以说绝大多数的贫困户心服口服地签字,也有极个别的贫困户符合退出要求但不愿意退出,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针对这两个问题,《意见》提出了三项措施!
(一)加强教育引导
开展扶贫扶智行动,引导贫困群众增强脱贫主体意识。这方面有的地方创办了农民夜校、讲习所,通过这些平台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各地可以大力推广。
(二)要改进扶贫方式
动员贫困群众更多的投工投劳、多劳多得,不能提倡不劳而获。对绝大多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不能通过发钱发物的方式帮扶。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必须通过保障兜底,但对大多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该鼓励通过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三)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关键还是要让他们有技能,可以发展产业,可以就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要把不履行赡养老人义务,虚报冒领扶贫资金、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的人列入失信名单,加大惩戒力度。
-
视觉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