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农业产业化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2018年底,全国县级以上农业产
张子雨: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农业逐渐摆脱了以往靠天吃饭的模式,有了更加明晰和有节奏的生产秩序。这种变化实际上就是产业化的过程。
产业化形式在不断丰富,去年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将近1千个,探索形成了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利益联结方式,将更多小农户带入大市场。
产业化让大家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加入到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估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开公司。不过公司是一种表现形式,背后的产业化理念更重要。
产业化离不开标准。一种水果的甜度、大小、色泽等要素,都得有数字化的、可执行的标准。有了标准,产业化才能顺利进行,标准是产业上下游环节发展的前提。
产业化也意味着要有首尾衔接的各种业态。单纯种苹果不一定是产业化,要是种了苹果还能把苹果加工成苹果汁,在市场上出售,这就是产业化的具体表现。
产业化还意味着通用性。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市场都是共通的,所以开始走产业化之路的时候要明白,产品面对的是所有人,参照的也应该是同样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公司、合作社等经济实体的运营管理要和行业标准接轨。
涉及到整个产业的事,管理部门的规范引导非常必要。去年年底,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八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可以看到,一千多家企业都在市场上有名气,而管理部门在公布名单的通知中还提出,希望这些企业延伸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创新业态模式,大力引领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加强与贫困县合作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基地,推动村企共建,助力精准扶贫攻坚,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这番话正是农业产业化目的和作用的准确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