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实施工作,根据中央农办等 13 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做好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实施工作,根据中央农办等 13 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农发〔2019〕13 号)精神,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组织指导委员会”)制定了《2019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实施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8 月 21 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对《方案》的相关工作部署发布了通知:



2019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实施工作方案
为做好 2019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实施工作,根据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 13 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继续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宗旨,引导带动县乡村广泛开展喜闻乐见的庆丰收活动。在推进方式上,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基层的积极性,把活动重心进一步下沉到县乡村,提高农民参与度和基层覆盖率;在活动内容上,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展现蓬勃的时代气象、火热的生活激情、浓厚的“三农”情怀、多样的农耕文化、光明的振兴图景以及广大农民的时代风采;在主题设计上,与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战三大主题紧密结合,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激发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农民主体。节庆要贴近农民的生产生活,顺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高农民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让农民真正成为节日的主角。
——坚持因地制宜。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农时农事特点组织开展特色庆丰收活动,突出民族特色、地域特色,避免千篇一律。
——坚持开放创新。注重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培育节日市场,创新组织引导方式,让全社会共享丰收、共助增收,达成更广泛的社会共识。
——坚持节俭热烈。节庆活动杜绝奢华,要严格执行中央有关纪律要求,既注重节日的仪式感,又要避免铺张浪费,不增加基层和农民负担,形成节俭朴素、欢庆热烈的全国性节日氛围。
——坚持基层为主。国家层面主要是加强组织和指导,原则上不举办全国性主会场和分会场活动,重点为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搭建风采展示的舞台和干事创业的平台,形成万紫千红、异彩纷呈、扎根基层、万众参与的浓厚氛围。
(一)组织指导委员会指导开展的重点活动
1、组织“我的丰收我的节”70地庆丰收全媒体联动直播。经各地申报筛选,从全国县乡村庆丰收活动中,选择70个地方农民参与度高、特色鲜明、代表性强、组织有力的庆祝活动,在丰收节当天,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主流媒体与商业平台,进行全媒体联动直播,多形态、立体式展现各地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千姿百态的丰收美景,营造热烈的节日氛围。
2、组织“庆丰收•消费季”活动。在去年“庆丰收全民购物节”基础上,结合品牌强农战略、“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产销对接和消费扶贫等内容,为各大电商、各大批发市场、经销商等各类市场主体搭建平台,扩大市场规模,充分调动社会和市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产品和服务消费升级,不断培育和拓展节日市场,拉动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多元价值,助力农民增收,让丰收节在社会和市场的土壤中扎根。
3、举办 2019 农民丰收歌会。让农民唱丰收、农民唱家乡。通过搭建推选展示平台,推出一批优秀农民歌手,推出一批受农民欢迎,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丰收主题歌曲作品,展现新时代农民风采,表达亿万农民的丰收喜悦,将其打造成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品牌文化活动。
4、举办中国农民丰收文化展。以图文、视频、实物以及信息化等手段,全面展现我国悠久的丰收节俗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展现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盛况,体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时代内涵。
5、组织 2019 年度“全国十佳农民”揭晓活动。丰收节当天,邀请历届十佳农民代表(每届 2 人),共计 20 人参加相关揭晓及庆祝活动,展示扎根基层、深耕农业、服务乡村的先进典型,激发广大农民的创业创新热情,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6、组织“我的丰收我的节”大型系列征集推选活动。以“我的丰收我的节”为主题,征集书法、绘画、摄影、文艺作品、手工制品、微视频等农民艺术作品,推选“十大农民歌王”“十大农民艺术团队”“十大农产品网络销售达人”“十大丰收节使者”“十大致富榜样”“十大乡土工匠”“十大温暖乡村人物”“十大农业科技创新能手”等 8 个系列“十大”。活动旨在征集一批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丰收主题鲜明、载体多样的优秀农民艺术作品,推选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实干兴业的优秀农民代表。
7、开展 6 个“千万”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千村万寨展新颜,主要展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千家万户传美德,主要聚焦乡风文明;千乡万镇品美食,主要推荐民间美食地图;千山万水赏美景,主要推荐乡村休闲旅游精品路线;千企万品助增收,主要发布品牌目录,推动产销对接,助力农民增收;千县万特促消费,主要结合“庆丰收•消费季”活动,推动特色农产品消费,助力消费扶贫。
2019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公益清单
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提出倡议,各成员单位在丰收节期间为农民做一两件实事,汇总形成丰收节公益清单,作为一份节日礼物呈现给亿万农民,让广大农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全社会形成一股爱农暖流。
1、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号召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干部职工、农业科技人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等,在丰收节期间以不同方式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共庆丰收、共话振兴。
2、教育部:号召中小学校在丰收节前后,结合劳动教育、社会综合实践,组织引导中小学生体验乡村,从小培养孩子热爱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尊重农民,感恩自然。
3、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深入开展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相关工作。
4、司法部:号召全国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丰收节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活动;通过中国法律服务网开展农民工法治宣传和法律援助服务,引导农民工通过“欠薪求助绿色通道”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5、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一次丰收主题的文艺工作者下乡,支援乡村文化振兴,帮助地方打造 100 个乡村文化品牌,助力农民增收;推出 320 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号召围绕丰收节主题开展系列旅游节庆活动。
6、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号召本系统在丰收节期间组织全国性“送医下乡”系列活动。
7、中国人民银行:在丰收节前夕,中国银联将联合商业银行面向广大农村地区发行“农民丰收节”系列银行卡,深度融合金融数据与农业农村生产生活信息,扩大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应用普及范围。
8、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号召全国广播电视媒体投放丰收节公益广告,扩大丰收节社会影响力。
9、国家体育总局:举办“全民健身 活力中国”丰收节体育健身活动以及全国美丽乡村篮球赛。
1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丰收节大型晚会,以及系列专题节目。
11、中华全国总工会:号召各级工会及用工企业在丰收节当天以适当方式慰问农民工。
12、共青团中央:号召各类高校组织青年学生特别是涉农专业的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农业科技、经营管理、品牌营销等方面为广大农民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支持,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做好“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工作,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13、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号召广大农村妇女“巾帼庆丰收 建功新时代”,引领妇女争当乡村振兴的推动者、践行者,激励农村妇女大力弘扬“四自”精神,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
14、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全国农民画创作展、全国农民摄影展等,为广大农民搭建风采展示的舞台。
-
视觉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