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地里蚯蚓越多土壤越肥?是真的吗?很多人都想错了 !

栏目:农业课堂 来源:中国蔬菜时间:2020-12-21 关键词:

小编说:蚯蚓虽然相貌丑陋,但是能疏松土壤、加速有机质分解、提高肥力和清除废物,还可以净化被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而且蚓

 小编说:


蚯蚓虽然相貌“丑陋”,但是能疏松土壤、加速有机质分解、提高肥力和清除废物,还可以净化被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而且蚓粪中的腐殖质、磷、钾、钙以及有机物的含量比畜粪还要高,被称为“农业的犁手,改良土壤的能手”

所以,看到菜地里有蚯蚓时,大家也普遍认为这块地一定很肥沃。

难道土壤里的蚯蚓不是越多越好吗?


其实不是的,在一定条件下蚯蚓繁殖旺盛时,也会对蔬菜造成危害

蚯蚓活动繁殖适直的土壤温度为15~25°C ,适宜的土壤湿度为5 0%;温度较低( 0~5°C )或高温干燥季节,蚯蚓潜伏在地下深处休眠。春、秋季大雨或菜田、苗床浇水后,由于蚯蚓的地下隧道、洞穴灌进水而缺少氧气,直接阻碍蚯蚓用体表进行呼吸,常大量出穴在苗床或菜畦土表层穿行与爬行,把苗床钻得千疮百孔,使播下的种子不能出苗;或使菜苗根系松动。出现倒苗与悬空秧苗,在阳光照射下萎蔫、枯死、 造成缺苗断垄或局部毁种。蚯蚓也可为害移栽后的各种蔬菜,严重时成片死亡。

蚯蚓具有分布广、数量多、取食土壤有机质等特性,导致植株可利用养分减少,植株瘦弱、果实僵硬、商品率低。此外蚯蚓钻孔还会导致水土流失增加,使得灌溉时土壤吸水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传播植物或动物病原菌。目前蚯蚓危害主要集中在温室大棚生产中,其中对番茄、茄子、黄瓜、莴苣等蔬菜危害最为严重。

不休耕、轮作不合理、施肥不合理、天敌缺乏是蚯蚓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

由此看来,蚯蚓虽然是益虫,但是当其过量繁殖时,也会给生产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施充分腐熟的粪肥;
●轮作平衡,不同蔬菜种类间进行轮作、间作、套作;
●蚯蚓一般在每年的8~10月相互交配进行繁殖,可采用一干一晒两翻”措施一干:进入7~8月,撤去棚膜,降低棚内湿度。一晒:阳光下暴晒7~10天。一翻:10天后翻耕1次,深度达20~30cm,结合耙犁每亩施新鲜生石灰25~30kg,休耕晒田。再翻:一翻10~15天后,再深耕1次,深度达30~40cm,结合耙犁撒施草木灰20~30kg。
物理防治

蚯蚓具有负趋光性,尤其是逃避强烈的阳光、蓝光和紫外线的照射。浇水后,用紫外线灯照射10分钟左右,即可杀死爬出的蚯蚓。
化学防治

播种或移栽幼苗前结合整地,每亩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0mL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mL,对水15kg喷洒土壤表面,然后耙地,使10cm土层形成毒土层。

提倡局部施药挑治。及时发现,用0.1%茶枯水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浇淋根部,每667平方米药液量250—300kg,可有效控制蚯蚓为害。
慎重采取土壤消毒。常受蚯蚓为害的苗床,播种前667平方米用5%辛硫磷颗粒剂或2%乐果粉剂各1.0—1.5%kg,或10%二嗪农颗粒剂2—3kg,拌细土30kg均匀撒施。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id_6广告位-660*90
浏览纪录 清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