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的副梢多指由主梢上夏芽发出的分枝,由于葡萄的芽具有早熟性,一年中随着新梢的延伸,叶腋间的夏芽依次可萌发多次副梢,形成

葡萄的副梢多指由主梢上夏芽发出的分枝,由于葡萄的芽具有早熟性,一年中随着新梢的延伸,叶腋间的夏芽依次可萌发多次副梢,形成二次梢、三次梢等。
有时为了控制树势旺长,会将夏芽副梢剪除, 逼发剪口附近的冬芽发枝,被称为冬芽副梢,与夏芽副梢最大的区别是,冬芽副梢的基部有鳞片的痕迹。
副梢的生理特点

积极作用
①副梢可以增加植株的叶面积,能直接促进其所在叶腋处冬芽的发育,有利于花芽分化,提高葡萄浆果的含糖量。
②利用副梢生长迅速的特点还可以进行快速整形,培养下一年的结果枝,使幼树在栽种第二年就结果丰产。
③优良品种还能利用副梢进行绿枝扦插、嫁接繁殖。
不良影响
①若疏于管控,任其生长,则易导致架面郁闭,通风透光条件恶化,随之而来的是浆果生长慢,着色差,含糖量低。同时还存在病害严重,早落叶,导致枝芽成熟不良等问题,严重影响第二年的产量和品质。
②如果对副梢控制过严、过重时,会刺激冬芽大量萌发,不仅影响来年的产量,还由于当年的叶面积大量损失,导致果粒小,虽光线好,着色较快,但浆果并不甜,甚至发生“水灌子”病,失去商品价值。
因此,及时和合理地进行副梢管理,控制和利用好副梢是提高葡萄生产水平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当然,控制与利用也是相对而言的, 只是在某个阶段有所侧重而已。
副梢的处理技术

幼树的副梢管理
葡萄幼树的管理原则主要是通过不断地扩大架面,培养结果母枝,使幼树能及早投产。应在加强以肥水为主的综合管理的基础上,根据所选架形的要求,对副梢进行控制和利用。
原则上要求在结果架面第一道线下20厘米进行主梢摘心,利用2~4个副梢培育结果母枝。
这2~4个结果母枝按树形要求对其延长新梢摘心后,副梢应适当保留,除顶端副梢延长生长,留4~6片叶摘心外,其余副梢可留1~2片叶反复摘心。
再发生的二次副梢,可对顶端一次副梢上留3~5片叶摘心,其他部位的二次副梢可全部疏除。
这种方法有利于冬芽的发育,适用于扩大架面的延长枝和生长空间较大的发育枝,以及准备培养为新蔓的萌蘖。当利用副梢进行快速整形时,可在新梢或强壮的副梢上每隔1~2芽(节)选择一副梢进行定位培养,使其成为将来的结果母枝,而将其余的副梢抹除。

结果树副梢管理
对于已进入大量结果的葡萄树,副梢应本着 “控制—补充—控制”的要求进行管理。
萌芽至开花坐果:处于利用树体贮藏营养和当年叶片制造营养的过渡阶段, 需要集中树体的营养用于开花、坐果和促进花芽分化。
花前或始花期对主梢摘心,保留部分副梢,或保留花序以上的副梢(留1~2片叶反复摘心),花序以下的副梢全部疏除,或保留花序附近1~2个副梢(留1~2片叶反复摘心),为果穗遮荫,防止日灼。这种处理方法,有利于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和果实发育。
对于金手指等冬芽不容易爆芽的品种,可以在主梢摘心一周后,仅留顶端一个副梢,其余副梢全部抹掉。这种副梢管理方法,适合于生长势较弱的品种,如金手指、黑巴拉多、红吧拉多、妮娜皇后,甚至巨玫瑰都可以采用这种副梢管理办法。
对于一些生长势强,坐果率低的品种,如巨峰以及巨峰系葡萄,采取花前1周结果梢强摘心(留2~4叶),有利于提高坐果率。
对于一些既容易爆冬芽、生长又极其旺盛的品种,如美人指、魏可、克伦生无核等品种,则可以采用扭梢的处理办法。但是扭梢必须在主梢长到足够叶片的时候进行。如果主梢没有10个节位就开始扭梢,则冬季修剪就没有合适的结果母枝可以保留。
幼果膨大至果实着色:此期葡萄树极需要大量的有机营养,来促进膨果和花芽分化,边利用、边积累,是一个“蓄势待发”的重要阶段。
这时葡萄树不仅需要有强大的根系,也需要有大量的功能叶支持。但是,此时主梢上的叶片已停止生长, 叶功能已到达顶峰或正在开始衰退,一次副梢叶也已长成,但为数不多,非常需要有较多的后备叶片补充光合营养。
对二次副梢采取轻摘心多留叶, 使其不仅有节间的延伸,同时叶片也在增大,全树的叶片形成了“三代同堂”的局面。对于以后浆果的成熟前膨大和增糖、着色均有好处。
本阶段对副梢的管理就是补充叶面积, 对副梢的管理就是既控制又利用。
果实着色至成熟:是葡萄生产重要的 “冲刺”阶段,需要有大量的有机营养来增糖、着色。
本阶段应尽量控制不必要的营养消耗, 摘除所有的嫩梢和部分已衰老黄化的老叶。同时要控制氮肥和水分,使叶色达到深绿,全树光合能力达到顶峰。本阶段对副梢的控制,也有利于枝芽发育饱满充实,利于树体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