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在花果期需不需要管理?这些方面管理不好,就吃不到草莓了

栏目:农业课堂 来源:农技大师时间:2019-01-17 关键词:

草莓是一种喜肥、喜水、喜光、怕涝植物,在管理上比其他果树需要投入的精力要多得多,而且需要精细化管理。在平时的管理上,尤其

 草莓是一种喜肥、喜水、喜光、怕涝植物,在管理上比其他果树需要投入的精力要多得多,而且需要精细化管理。在平时的管理上,尤其要围绕肥、水等重点,加强水肥、中耕和盖膜扣棚等田间管理工作,才能达到多结果、结好果的目的。

一般来说,草莓的优质高效栽培管理,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追肥管理。草莓喜肥,需肥量大,又不耐大肥,需要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管理。新栽植的草莓,在栽植时施足基肥后,待幼苗成活新根系形成后,追施1次壮苗肥,并结合中耕除草,及时补苗。花果期要追施壮花肥和壮果肥,浇足水,要疏通排水沟,防止渍水。

 

二是水分管理。草莓根系浅,对水分要求高,既要防旱又要防涝,田间湿度的控制也是减轻病害的关键,根据草莓的不同物候期进行水分管理。栽后一周内,每天早晚浇透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一周即可成活。旺盛生长期和定植期要“足而不涝”,花芽分化期、显蕾到果实膨大期保持田间持水量充足。果实成熟期适宜控水,防烂果和落果。

 

三是中耕除草。草莓种植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黑地膜包垄覆盖环境,杂草的管理主要是针对畦沟杂草,草莓苗定植后的一个月内,要及时清除畦沟杂草,如果有杂草从栽植孔和株间发长出,也要及时清除,防止由于杂草生长带来的株间郁闭和病虫害的发生。

四是盖膜扣棚。盖膜和扣棚是为了保温、保湿、除草,一般冬季来临时,需要覆盖地膜,然后切口露苗。如果气候降至 15 ℃时,如有必要,可以用塑料薄膜搭建小拱棚进行扣棚,对已有的中、大型温室大棚设施须完成棚膜的配备和更新,做到“昼揭夜盖,晴揭雨盖”。

 

最后就是花果管理,草莓在花果期的管理非常重要。草莓开花结果期在4-5月份,此时的草莓对水肥、光照、温度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别说花果期不用管理了,恰恰相反,花果期必须重视管理,而且要精细管理。花果期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重点:

A增强授粉条件。草莓花期授粉不良,容易产生畸形果和坐果不整齐的问题。如果是大棚栽培的草莓,可以在棚内放养蜜蜂,可明显提高坐果率和减少畸形果的发生。还可以通过其他人工授粉的措施,提高授粉概率,防止畸形果和不坐果的问题。

 

B适度疏花疏蕾。草莓花序上后开的花往往不能形成果实,没有经济价值且消耗养分,要在花蕾彼此分离时疏除,以去除花序的 20%左右为宜,弱花序不必保留。适度疏花疏蕾,可促使单果重增加,提高果实产量,果个大小均匀,成熟期提早,采收期集中,采收次数减少,从而增产增值。

 

C尽量摘除老叶。草莓一年中新叶不断发生,老叶也不断形成。老叶具有较多抑制花芽分化的物质且营养消耗大于光合积累,病叶带有病菌易传播蔓延。因此,应适时适量地摘除老叶,及时摘除残叶和病叶,并将其带出园外销毁或深埋,从而促进花芽分化,降低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减少病虫害发生,有利于草莓植株生长发育。

D加强温湿度管理。草莓花期适温白天为23-25℃、夜间为8-10℃,超过 30℃花粉发芽率降低,夜温降到0℃以下雌蕊会受冻。所以,需要在花期通过调控棚间温湿度,确保草莓正常生长。

 

E要适时施肥补水。草莓开花结果期,植株需磷钾肥较多,结合施氮肥施用,以防植株早衰。草莓小高垄栽培易缺水,注意结合施肥补水。整个开花结果期视植株长势和开花结果情况施肥3-5 次。草莓不耐肥,易发生盐类浓度障碍,施肥浓度不能过高,并在两次施肥期间充分灌水。

 

F及早清除匍匐茎。草莓葡匐茎消耗母株营养,易使植株郁闭拥挤,影响通风透光。因而摘除葡匐茎,可明显避免消耗,改善光照,有利于花芽分化,增强越冬能力,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在果实发育期发生的匍匐茎,应及时摘除。

 

G要垫果增强品质。草莓植株矮小,坐果后果实下垂易接触地面,易使果实被泥土污染和病虫危害,也易造成果实着色不均,影响果实品质,因此需要垫果。草莓垫果最好采用地膜覆盖,结合土壤管理,一举多得。没有地膜,也可在现蕾后铺上切碎的稻草或麦秸垫果。垫果材料在果实采收后应及时撤除,以利于中耕施肥等田间管理。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id_6广告位-660*90
浏览纪录 清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