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省小麦主要病虫害,蚜虫大发生,其它……

栏目:农业课堂 来源: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及农业百科时间:2021-02-02 关键词:

日前,从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获悉,根据冬前病虫基数、作物布局、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1年我省小麦病虫害总体将中等发

 日前,从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获悉,根据冬前病虫基数、作物布局、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1年我省小麦病虫害总体将中等发生。

在小麦病虫害中,预计麦蚜大发生,发生面积3300万亩左右,发生范围涉及我省整个冬小麦种植区;小麦吸浆虫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900万亩左右;小麦条锈病预计在4月下旬至5月初,在南部麦区流行风险较大;小麦赤霉病如果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在中南部麦区有偏重流行的可能;小麦根腐病、纹枯病、白粉病、茎基腐病、麦蜘蛛等将中等发生,局部地块偏重发生;地下害虫、麦叶蜂、叶锈病等偏轻发生。

1.麦蚜虫发生初期

由于小麦苗期时的气温相对较低,不适应麦蚜虫的生存活动,所以,相对较少。当开年清明前后春暖花开的时候,麦田里蛰伏越冬的麦蚜虫就会复苏活动。这也将是麦蚜虫第一次的高发期。
当然,在年底有气温偏高的时候,有时它们也会出来活动。麦蚜虫并不是只生活在麦田里,在荒坡地埂上的野草植物上,它们也会生存繁殖。当遇到合适的气候时,它们就会交叉迁飞,相互觅食病,毒也会随其感染传播。只要是有合适的绿色植物它们都会嗜食其汁液。
2.麦蚜虫大爆发的主期
当小麦进入拔节期后,赶上高温潮湿的天气时,麦蚜虫就会成群结队的出来活动。主要的就是吸嗜小麦茎叶的汁液。当气温回归正常时,它们就会蛰伏一段时间。遇到高温潮湿的天气,它们又会发作。这也是人们常说的麦蚜虫是一种间歇性发作的原因。
在春末夏初小麦进入杨花灌浆期的时候,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时,麦蚜虫会进行再次爆发。它们不仅吸嗜小麦的茎杆枝叶的汁液,而且还会吸嗜正在灌浆中的嫩穗,有时还会把病毒带入嫩穗中。

防治方法

⒈农业防治
(1)合理布局作物,冬、春麦混种区尽量使其单一化,秋季作物尽可能为玉米和谷子等。
(2)选择一些抗虫耐病的小麦品种,造成不良的食物条件。播种前用种衣剂拌种,可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3)冬麦适当晚播,实行冬灌,早春耙磨镇压。作物生长期间,要根据作物需求施肥、给水,保证N、P、K和墒情匹配合理,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在孕穗期要喷施壮穗灵,强化作物生理机能,提高授粉、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

2.生物防治

麦蚜的天敌种类较多,主要由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蜘蛛、蚜霉菌等。人工释放异色瓢虫、蚜茧蜂等天敌控制蚜虫。在自然情况下,这些天敌常在蚜量的高峰之后大量出现,对后期蚜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3.化学制剂防治

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氯噻啉、啶虫脒、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虫啉、噻虫啉、藜芦碱、噻嗪酮、联苯菊酯、螺虫乙酯、氟啶虫胺腈、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单用或复配进行防治。推荐防治配方:噻虫嗪+联苯菊酯,烯啶虫胺+吡蚜酮,联苯菊酯+啶虫脒,氯噻啉+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id_6广告位-660*90
浏览纪录 清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